公告訊息
發佈日期:2022年06月29日
古佛賞析

佛像藝術的出現,是公元一、二世紀的事情。那是一種受到古希臘文化影響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羅」文化的產物。

一直到公元一世紀左右,終於開始出現了佛陀的樣子,在古代犍陀羅地區發掘出了一枚迦膩色迦時期的金幣,這枚錢幣上有一個穿著古希臘服裝的男子像,旁邊有希臘字母拼寫成的佛陀字樣,這也是基本公認的關於佛陀最早的形象。

佛造像傳入中國後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里也是幾乎完全的照搬印度的樣式,兩晉時期以及十六國時期的佛像開臉明顯是古印度犍陀羅的樣子,我們看到地理位置越靠近西域的地方佛陀的形象越接近印度犍陀羅樣式,比如龜茲,於闐,克孜爾等等,但是到了中原內地從十六國時期到北魏早期開始就具有漢化的改造特征了,無論是衣著的細節還是形體與頭部開臉,並非是純正的印度樣式,這種改造的特征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明顯,至唐開始就完全的本土化了。

中國人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再改造的精神讓佛造像的歷史變得豐富多樣,充滿著動人的民族情懷,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中國佛陀的形象更加溫婉,儒雅,規正,其實不但佛造像,連佛教典故都有出現改變,刪節的情況,以符合我們長期以來儒家思想占主導地位的漢文化體系。

 

公元二至三世紀之間,在新疆拜城修建的克孜爾千佛洞,是我國境內第一座石窟寺。從這個時候起,佛像開始逐漸在佛教的伽藍中普遍地供奉起來。並由大月氏經過疏勒、高昌、於闐、龜茲等地逐漸地傳到河西四郡(敦煌、張掖、武威、酒泉)和中國內地。

當時,佛的形象特征:高鼻、細眼、薄唇。當佛教東進陽關以後,逐漸地被漢族地區的文化所融合。隨著佛教逐漸中國化,佛的面龐也逐漸漢族化了,鼻梁的造型逐漸低了下來,耳輪越來越大,佛的形象被改造成漢族人心目中的「福相」而出現在善男信女們的面前。這種轉變過程在敦煌、雲岡和龍門三個石窟中表現得十分明顯。

在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供奉者和制作匠人把他們的精神寄托,對來生的向往,以及他們認為的神聖形象,都凝聚在佛像上。這在雲岡石窟中也得到了明顯的反映。

漢傳佛像面相圓潤豐滿,敦厚溫和,慈祥,不怒自威,顏色受時代影響,現色彩鮮明,輪廓清晰。外來樣式的影響以及各朝代的審美思潮不一致導致了佛頭的造型發生改變,無論是發式還是五官開臉的處理,細節的增減等等都在變動,大體來講最早期的佛像印度式樣風格濃重,傳入中土中後期逐漸發生改變,這種改變是以漢文化為主導的整體走向,包括服飾、身形等等,我們看到自北魏秀骨清相開始第一次的大改觀到北齊北周再次覆古的笈多風格,之後又是被唐代的完全本土化的風格所覆蓋,一次一次的影響著佛像的造型。

只要我們在了解時代大背景下,去仔細分析佛頭的每一個具體特征就能找到統一與合理性,就能明白為何有些細節改變了。

有些特征消失了,有些元素放大了,另外了解上述這些關於佛頭的常識之後,對於時代特征的梳理與辨偽有輔助作用。

來源:佛首賞析

TOP
TOP
電話聯絡 線上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