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訊息
發佈日期:2022年09月07日
清代瓷器賞析

明代瓷器賞析

描繪工藝

要想知道清代陶瓷鑑定,首先要了解清代時期陶瓷都有那些藝術裝飾,清炒時期的瓷器藝術紋飾、內容、手法最為多樣,且因各朝背景、崇尚不同而各有特點。康熙朝以山水花鳥、人物故事,長篇銘文等最具特色,其中刀、馬、人、魚、龍變化及冰梅紋、亭台樓閣紋為其代表紋飾。

青花畫法多採用單線、平塗,前期粗獷,有明末遺風,後期流暢,勾染皴擦並用達到了陰陽向背、層次分明的效果。

雍正朝的紋飾多偏重圖案化,比較刻板,除仿明雲龍、雲鳳、雲鶴、纏枝花卉外,還盛行以過枝技法繪桃果、牡丹、玉蘭、雲龍等;畫人物漁耕樵讀以男為多,琴棋書畫以女為多,紋飾線條纖細柔和。

乾隆朝紋飾內容最為繁雜,但均以吉祥如意為主題,紋飾必有寓意,如百鹿、百福、百子、福壽、瓜蝶連綿、官爵榮升、三星八仙等。畫面單調刻板,意境卻較通俗,個別的牽強附會。圖案種類如此之多,大家在對於清代陶瓷鑑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方可。

清代瓷器款識多而普遍,無論官窯、民窯器,除康熙初期外,大多留有各式款識。

順治時期的官窯瓷器,年號款不多見,主要有楷書六字雙行「大清順治年制」、楷書四字雙行「順治年制」,均為青花書寫,青花色澤比較深濃沉穩。另有少量「大清年造」、「大清年制」的,均是明末遺風。

康熙早期款識字體以楷書為主。帝王年號款少見,多為干支紀年款、齋堂款、圖記款、花押款。款識排列多種多樣,有六字三行、六字雙行、四字雙行,四字十字形錢文排列等。

中期仍以楷體字為主,且大量出現帝王年號款。排列形式也趨向統一,以六字雙行為主。

晚期則以楷書為主,另有少量篆書,排列形式也以六字雙行為主。

康熙民窯器極少寫年號款、紀年款的,大多數為讚頌款、吉祥款,尤其多齋堂款、圖記款。

雍正款識以楷書六字兩行和四字四行為主,有少量六字三行和六字一行的。此時篆書款也逐漸的多起來,有四字雙行,六字雙行,六字三行多種形式。

雍正民窯器仍以齋堂款居多。

乾隆時期的款識由康、雍時期的楷書為主變為以篆書為主。排列由六字二行為主變為以六字三行為主。書寫材料除青花外,多種材料並用。

乾隆民窯除大量吉祥款、讚頌款外,也有不少寫年號款的,但一般字體草率,有的甚至只是半邊字,不可辨認。

嘉慶款識也以篆書六字三行為主。多用青花書寫,也有紅彩、金彩及刻款的。

民窯款識多為吉祥款、讚頌款、齋堂款之類,書寫工整。也有寫年號款的,字體草率。

嘉慶時期還興起了一種篆書帶方框的款式。篆書工整、框線整齊,似圖章印鑑,故俗名印章款或圖章款。

道光款以篆書為主,大多為六字三行式排列,也有極少一字橫列的。

道光民窯器中,部分王公大臣燒制的齋堂款器,質量頗高,款字書寫也見功力。

咸豐款識楷篆並用。款式則有六字三行、六字雙行等。嘉慶朝始興的篆書圖章式款,此時大為盛行。

同治款識以楷書六字兩行為主,青花書寫色調濃艷,略有暈散。

民窯器除大量吉祥款外,也多年號款。年號款多為六字二行,也有四字雙行者,均為紅彩印章或篆書款,大多字跡草率,色澤暗澀。

光緒款識楷篆並用,以楷為主。款式多為六字二行。

民窯器多為篆書圖章式款,篆書十分草率。民容器中的齋堂款器,製作上乘,款識也較精。

宣統官窯款僅見楷書,六字雙行,以青花書寫,字體工整秀麗,青花色澤明快,無圈欄。

在清代,由於瓷器工藝受到了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因而出現了具有西方繪畫風格特點的花紋圖案。如在琺瑯彩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時常可以看到一些西洋人物、樓房、船和狗之類的圖案。清代八寶圖案為輪、螺、傘、蓋、花、罐、魚、腸。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為光滑的砂底。順治、康熙時瓷器足型較為多樣,有雙圈層底、斜削式底、二層台式底、臥足、滾圓泥鰍背形足等。

景德鎮官窯多屬皇帝年號款。民窯有干支年款、吉祥語款、私家款及圖記款等;有印、刻、青花、紅釉、金彩、料彩等多種,楷篆均有。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並用,乾隆以後篆多楷少。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又以楷書款為多,外圍以圓圈或方框格式。民窯款識多隨意亂寫,字體草率。

 

器型材質

中國瓷器初創於商代,嚴格意義來說創燒於東漢,唐代時漸趨成熟,形成“南青北白”的瓷器體系,到宋代蓬勃發展、名窯輩出,傳世精品紛紛湧現;在明清時工藝流程超越前代,瓷器發展達到巔峰之際。每一件古瓷器本身,都反應了特定時代,制瓷工藝的風格特點,特別是瓷器的器形,更是瓷器式樣傳承演變的直接反映。

從瓷器的器形特點入手,為大家介紹36種常見的瓷器器型,作為了給大家普及瓷器收藏的基本常識。

棒槌瓶-創燒於明末清初

抱月瓶-創燒於明宣德

賁巴壺-創燒於清

出戟尊-創燒於宋

琮式瓶-創燒於宋

膽瓶-創燒於唐盛於宋

燈籠尊-創燒於清代早期

斗笠碗-創燒於宋

豆-創燒於春秋戰國時期

鳳尾尊-創燒於元

橄欖瓶-創燒於宋

鬲式爐

觀音瓶-創燒清康熙

葫蘆瓶-始於戰國盛於唐

花觚-創燒於元

花澆-創燒於宋流行於明

雞首壺-創燒於兩晉

將軍罐-創燒於明嘉靖

軍持-創燒於唐

馬蹄尊又稱太白尊-創燒清早期

帽筒-創燒於清嘉靖

梅瓶-創燒於唐興於宋

蘋果尊-創燒於清代

三足奩-器形是仿漢代銅三足奩

僧帽壺-創燒於元代

水洗-創燒於秦漢

水盂-創燒於秦漢

蒜頭瓶-器型是仿漢青銅蒜頭瓶

天球瓶-創燒明永樂年間

筒瓶-創燒於明晚期

弦紋瓶-創燒於宋

搖鈴尊-創燒於清早期

玉壺春瓶-創燒於宋

渣鬥-創燒於兩晉

長頸瓶-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釉陶

執壺-始於唐

瓷器的器型判斷,是綜合器物的口部、頸部、肩部、底部以及足部的形狀來命名的,憑藉器型我們甚至可以判斷出它燒造的時代和窯口。作為鑑定陶瓷的第一要素。

TOP
TOP
電話聯絡 線上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