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訊息
發佈日期:2022年06月29日
明式傢俬鑑賞

中國古典家具始於商周時期,到明朝時期誕生的明式家具達到了中國家具藝術的巔峰。蘇州是明代家具制作的重鎮,道光《蘇州府誌》中記載:“吳中人才之盛,實甲天下,至於百工技藝之巧,亦他處不及。”除吳中之外,江南各地也都有名人高匠,傳揚四方。

燦爛輝煌的明式家具不僅是祖先留下來的物質遺產,更是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其觀之氣韻流暢,飄逸中內含風骨;撫之仙骨玉肌,硬朗中略帶溫潤。

明式家具狹義上指明代時期制作精良的家具制品。這一時期的家具在繼承了前人的基礎上不斷探索,並結合當時明朝社會穩定、經濟富足、文化繁榮的社會背景。眾多的文人誌士參與到家居設計中來。因為明朝的文人誌士多偏愛清新質樸的風格,展現自身的精神世界。這種淡雅大方的文化內涵直接使明式家具形成了簡潔清秀的設計理念。極簡主義是摒棄了西方傳統的繁復裝飾,去掉不必要加工,追求簡約明快的審美理念。明式家具因其社會因素和歷史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與極簡主義美學思想相似的:追求清新雅致,科學實用的設計思想。

質真

明式家具不強調流光溢彩,不尚奢華,以樸實高雅為第一「景隱則境界越大」。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有雲:「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當崇儉樸,即王公大人,亦當以此為尚。」

王世襄在談論明式家具之美時,概括了明式家具有「五美」:木材美、造型美、結構美、雕刻美、裝飾美,而五美之首是木材美。為了充分展現木材自身的材質、紋理、色澤之美,很少見到明式家具有大面積的雕飾。袁宏道《瓶史》中談到家具時稱:室中天然幾一,藤床一。幾宜闊厚,宜細滑。凡本地邊欄漆桌描金螺鈿床,及彩花瓶架之類,皆置不用。

當時人們的家具審美,已從髹漆的人工之美,轉化為追求木質的天然之美,即所謂的「清水貨」。這清濁之「清」,就是我們認為的本真自然之美,所以古家具經過百年使用與流傳,大都表現一種自然光澤,俗稱「包漿」,體現了古人崇尚自然、師法自然的藝術宗旨。

素工

「素」不等同於「簡約、簡單」,明式家具形制豐富多樣,其中形簡工素之器為上品。素工家具的工藝思想,意味著「少做、做足」,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部分,並將留下的必要元素做到完整、做到完美。

明式家具雖出自於先民,卻在當今顯得無比先進。榫卯咬合,不用釘,不用膠,有些木頭即使歷經百年滄桑,木料已近朽爛,但主體結構仍然不松不散,這種家具叫做「萬年牢」,其萬年不倒之勢,仰仗的就是榫卯結構的嚴謹。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古人早就做到了「低碳」、「可持續」,這是當代很多家具所不能及的。

素工家具的產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從賞玩方面來看,素工家具歷經歲月的洗禮,生出一種璞拙的韻味,妳無須再去翻新它、修飾它,因為古人對於它的設定,就是一件耐得住時間洗練的至美之物。

型美

以線條和諧為本的造型理念,使得明式家具的造型極為出眾。多種線條的組合,起承轉合中蘊含獨特的節奏和韻味,讓人賞心悅目。如:明式椅子的靠背板,大都采取S形曲線,以貼合人體自然曲線。

曲直線搭配得當,方中有圓,圓中帶方,在長短、粗細和方向方面形成對比,達到既有變化又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

圓角櫃的上窄下寬,國外常稱其為「A字櫃」。櫃帽及各處的轉角都為圓角,且整體材料幾乎都為圓料制作,四周、四框都有圓。各部位之間隨圓就方,隨方就圓。榫與卯、線與面、方與圓,傳達出中庸、含蓄的文化特性,「外簡內繁」的設計和結構,極具文化內涵和張力。

明清家具中,簡單造型的背後是復雜的工序,任何一個部件做到簡約的極致,幾乎無法再做「減法」,以最大限度節省了材料,增強了穩定性,節約工藝成本,並突出它的縱向感、紋理自然之美······

涵蓄

明代文人士大夫是明式家具風格的奠定者,對閑暇時光、自由快樂的向往和“天人合一”的心靈體驗貫穿了晚明文人的精神世界。空想色彩的理想主義和對詩意生活的追求成為晚明文人的一種生命態度,它突出了人誌於道、遊於藝的崇高感和自由度。

明式家具有著脫離形制之美以外的獨特魅力,它拒絕誇張的造型,著眼於不經意處的精細打磨。簡素空靈、天然去雕飾的藝術風格成為明式家具美的精髓,正如當時的文人存在的風骨,在入世與出世之間不事張揚、優雅內斂,追求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心境與萬物的契合。

這也造就了明式家具中自帶內斂含蓄的氣韻,在晚明文人眼中,它們身上附著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內涵。

明代的文學家、書畫家陳繼儒曾在著述中描繪關於文人理想居所:一間屋,六尺地,雖沒莊嚴,卻也精致;蒲作團,衣作被,日裏可坐,夜裏可睡。燈壹盞,香一炷,石磬數聲,木魚幾擊;龕常關,門常閉,好人放來,惡人回避。·········

古人之意趣,今人已難得。透過明式家具,可壹窺古人造型藝術的智慧精華,這蘊含著我們一脈相承又心之所向的生活美學。一案一幾,一桌一椅,明式家具所呈現的無言大美,展現了中國文人獨有的精神畫卷。

來源:明式家具之美

TOP
TOP
電話聯絡 線上客服